近日,航天二院物流基地接通市政排水管網,正式告別過去依賴中水站處理清運的模式,實現庫區排水直排市政管網,污水排水能力顯著提升。
破解污水處理困境,探索污水排放新途徑
自庫區建成投運以來,物流基地始終未能接通市政排水管網,庫區污水通過中水站處理后流經中水池做暫時儲存,依靠車輛人工外排外運。在這種運行模式下,庫區污水排放對中水站處理能力和穩定性依賴極強,一旦中水站運行故障,將導致庫區污水滿冒,排放不暢。
中水站雖然可以保障庫區污水處理需求,但背后是不斷積累的高昂運營成本:長峰新聯公司成立以來,已先后數次進行改造,從中水站的提標改造,到中水蓄水池修繕維護,每次改造都花費幾十余萬元。中水站設備每年需維護保養,無法消納的中水需運輸至再生水廠處理,每年中水站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和中水運輸消納的費用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因此尋找更加穩定、經濟的解決方案勢在必行。
前瞻預埋管道,攻堅克難實現管網直通
二院行政管理部對于庫區污水外排的問題高度重視,為了徹底解決污水排放問題,確保庫區排水暢通,由二院牽頭,長峰新聯公司主動擔當,持續開展污水管道接通市政管網工作。
2024年7月,在修建物流基地庫區外道路時,已將污水管道由庫區總排口預埋至庫區外,具備了污水直排市政管網的前置條件。長峰新聯公司積極對接排水集團,經過多番實地勘察,投入大量技術和管理力量,制定了詳細的設計和施工方案。經過排水集團接入審查、設計審查,科學規劃、高效施工,連通庫區污水管網和市政排水管網。
打通“綠色通道”,降本增效促長遠發展
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辦理,歷時一年時間,成功打通了污水直排市政管網的“綠色通道”,困擾二院多年的污水排放問題終于得到解決。顯著提升庫區排水能力,節約中水站運維及污水消納成本,化解經濟壓力。由于打通市政排水管網,使得污水排放更加通暢,降低庫區污水發生滿冒的可能性,從而改善庫區環境,為庫區長遠穩健運行注入動能,進一步提升二院各單位科研生產環境。
污水入“網”,體現的是二院降本增效的決心和智慧,這條看不見的地下脈絡,正在為庫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文/張寧)